【花蓮】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●Matai’an Wetland Ecological Park●原民傳統智慧的瑰寶之地

在花東縱谷之中,有一區湧泉之地,相傳這裡的阿美族人用樹豆在此播種,成為到處都是樹豆的地方,而湧泉終年不斷形成了濕地、溪流,也衍生出多樣性的生物圈,阿美族人在此用永續漁法建造魚兒們的家,讓此地生生不息,這裡是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,這趟來到花蓮玩,是想要去一些之前沒去的過的地方,而馬太鞍濕地先前一直沒有注意到這,於是趁著經過光復鄉時,開車來這邊繞一繞,雖然在地朋友是說要有人介紹會比較好,但因為我們只有兩個人,而且臨時起意所以這趟就先來探探路囉!

馬太鞍濕地介紹

馬太鞍濕地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,是一處有天然的湧泉沼澤濕地,湧泉的源頭來自於馬錫山的芙登溪,由於芙登溪流的流速與深淺變化,營造出多樣化的生存環境,使得馬太鞍濕地裡的鳥類、蛙類、昆蟲及水生動物的種類與數量,多達近百種。而在馬太鞍濕地田邊的任何一條水溝裡,都可以發現魚、蝦、貝、螺的蹤跡,充滿旺盛的生機。濕地內生態豐富,多樣的鳥類資源如紅冠水雞、栗小鷺、黃小鷺、白腹秧雞、環頸雉、白腰文鳥、班文鳥等鳥種讓這裡成為東部的賞鳥重鎮,甚至稀有的候鳥水雉也曾經南下至此度冬。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為目前主要核心區域,有步道、平台設施可供親近觀察濕地,也是我們這趟主要會來到的地方。

KKDay:【花蓮一日遊】馬太鞍濕地、光復糖廠、林田山林業園區(花蓮市區出發)

馬太鞍溼地園區的入口處為欣綠農場,有提供食宿服務,而馬太鞍濕地套裝行程也是從這裡開始,他們最低預約人數是4個人,可以有DIY萬種風情種子創意手作、生態導覽、風味餐、悠閒下午茶四合一的旅遊行程,因為我們是平日過去,所以當地沒什麼人,只有一隻小花貓路倒在前面討摸。

旁邊的濕地內則有許多魚種,也可以買個飼料餵魚,但需要注意這裏的小黑蚊非常兇,在往內走會看到馬芙壟咖啡館,主要是在販售當地特產以及紀念品,當然也可以在這邊點杯咖啡吃個鬆餅。

出來後看到第二塊濕地,這裡就比較多蟲鳴鳥叫,池塘內也傳來許多青蛙的叫聲,馬芙壟咖啡館則是幸運頭飾DIY的體驗區,館內的人介紹說是以黃綠紅三種顏色的線交織而成的美麗頭帶,編好之後戴在頭上並且插上樹葉就完成了,當然完成之後還要學一段阿美族的傳統舞蹈,跳一跳更有趣。而跳完之後旁邊就是石頭火鍋體驗區,可以用竹筒或是檳榔葉做成鍋子,然後將麥飯石燒至高溫以後,放入裝有食材的鍋內,就可以吃到鮮味十足的原民風石頭火鍋。

巴拉告捕魚體驗:(巴拉告生態捕魚一場+兩鍋石煮鍋費用為3,000元)

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

那火鍋內的重要食材要從哪來呢?當然就是就地取材囉!阿美族首先在溪河裡打造出魚蝦的家,利用垂手可得的植物幫魚蝦蓋起一棟三層公寓,底層是一整排空心的檳榔樹幹,讓底棲地鰻魚、鱔魚、土虱可以進駐;中間層一整捆的九芎樹枝,讓小魚小蝦躲避大魚;最上層放空心竹筒,已經長大的魚兒可以住進去;最後水面要覆蓋檳榔葉,幫魚蝦遮陽,就成了一個活的冰箱,每次只要圍住河道入口,然後取需要使用的魚蝦,就可以生生不息的使用天然資源,這就是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法,在母系社會的阿美族中,如果男生不會搭建這樣的Palakaw巴拉告,可是會嫁不出去的喔!😁

在芙登溪流旁,也有一塊充滿植物的溼地,馬太鞍濕地植物主要以水蕨、滿江紅、多種浮萍、金魚藻、長梗滿天星、西洋菜、荷花、睡蓮、白花水龍、水丁香、蓼科植物、白花紫蘇、小花石龍尾、心葉母草、泥花草、水芹菜、野慈菇、鴨舌草、大井世水莞、三儉草、點頭莎草、甜荸薺、小殼精草、稗草、李氏禾、水生黍、蘆葦、鴨跖草、馬藻、香蒲等等,周邊除中低海拔常見的植物外,筆筒樹、食茱萸、水柳、烏皮九芎、九芎,在此處也特別顯眼,而樹豆當然更是馬太鞍的代表植物。

KKDay:【花蓮一日遊】馬太鞍濕地、光復糖廠、林田山林業園區(花蓮市區出發)

後記

這次來參觀,主要是想了解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,也反思一下人類該如何自然共存,然而在這美麗的溼地河川中,還是會看到水泥建築,芙登溪的兩岸築起水泥堤防後,河水無法與溼地流通,讓生態漁法失去功用,魚兒數量不足,Palakaw的傳統也被迫改變,原本捕魚的習慣,變成是去餐廳裡買魚來吃。甚至還有豐年祭時,池塘河流抓不到魚的窘境,也許這個園區告訴我們的不只是文化知識傳承,更多的是對現代人類的警訊。

相關訊息

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

看完文章請記得轉寄本文及FB專頁按讚!

你的小小讚!可以鼓勵我們繼續撰寫優質的旅行好文!

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

有任何問題在下方留言,我們可能會漏看

歡迎來我們的粉絲團找我們聊聊,我們會很樂意回答你的問題

想直接跟著我們的足跡嗎?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yafufu.life/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